百年百人:炼铁专家成兰伯 来源:鞍钢日报
2021-06-21
![]() 成兰伯194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矿冶系,1949年11月到鞍钢工作,历任炼铁厂技术员、副科长、炉前总技师、炉长、厂长助理、副厂长、代理厂长,鞍钢钢研所副所长、总工程师,鞍钢专业副总工程师等职,高级工程师。50年代,成兰伯通过对炼铁高炉内H_2参加还原过程的研究,得出H_2参加高炉的数量为30-40%,此数值一直为国内高炉工作者所采用。1958年,他担任9号高炉炉长,使该高炉成为炼铁厂先进炉,1959年被命名为“全国红旗炉”。60年代,他总结鞍钢炼铁生产经验,提出“以下部调剂为基础,上下部调剂相结合”的系列冶炼准则,负责组织3、9号高炉强化冶炼试验及高炉热风炉改造和生产试验,使全厂平均风温由1962年的877℃提高到1965年的1037℃,9号高炉1965年平均风温达到1207℃的世界先进水平。他组织和参与高炉喷吹重油、煤粉、煤油混吹、喷焦油、富氧鼓风等新技术试验,取得了成果。1966年,他任炼铁厂代理厂长,创全厂利用系数1.869吨/立方米·日,焦比482千克/吨,生铁含硅0.526%。上世纪70年代,组织炼铁厂6号、9号高炉进行外燃式热风炉及内燃式热风炉高风温试验,均获成功,后者经冶金工业部鉴定达到国际水平。还率领鞍钢高炉科研人员参与了首钢全国首次高炉解剖,获得成功。主要著作有《炼铁工艺计算手册》《炼铁学》等。 |